网站首页 - 新闻中心

浅谈——腰鼓与秧歌

[ 发布日期:2019-08-29 09:02:31 点击:8626 来源:偃师市缑氏镇金杯鼓厂 【打印此文】 【关闭窗口】]
  在大家的印象中,每每在喜庆的日子里看到扭秧歌的队伍,总少不了听到咚咚的腰鼓声。而腰鼓与秧歌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?
  
  秧歌和腰鼓是一种艺术体系中的两个不同概念和表演形式。秧歌包含腰鼓,腰鼓是秧歌系列艺术的一个支系。谈到秧歌会想到腰鼓,谈到腰鼓自然会想到秧歌。过去,安塞人把闹秧歌和打腰鼓作为一种通用说法。现代意义上的秧歌和腰鼓的表演形式截然不同。二者既有统一性,更有独立性。
腰鼓  

  一、腰鼓是什么?

  
  一股从高原峡谷喷汛涌而出的山洪,一支挟裹着秦汉雄风的天兵天将,一伙偷来天鼓下凡的少年雷公,似万马奔腾,如春雷滚过、这就是安塞腰鼓。敲鼓的后生摇头摆尾,似神仙差使汗流浃背。此时此刻,他们定然超月月兑俗,忘羽却了自己的血肉之躯,!隆隆的鼓声把他们抖弄得心花怒放、豪情滚滚,其矫健其浪漫其勇猛其顽强其欲与天公I式比高的气势,引无数诗圣I司仙尽情挥毫为之填词作赋。
  
  腰鼓是陕北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,以腰鼓为道具的表演艺术遍布全国,然而,它们都呈现出不同的表演艺术形式。就陕北而言,腰鼓表演所体现的艺术截然不同。一提到安塞腰鼓,自然会想到陕北的黄土高原,想到延安枣园。腰鼓曾给一代伟人祝福拜年,鼓声中蕴含了亿刀民众发自日月引俯的感激之情。腰鼓曾给一个立志为苍茫大地主沉浮的人以及他的战友们,多么强烈的鼓动和振奋。它所产生的社会效应,是其他任何艺术形式都无可替代的。
  
  安塞腰鼓是以特定地域艺术升华,冠之以区域地名而命名。宋朝民间社火由为普及,腰鼓艺术发展到了鼎盛期。南宋沿用安塞堡,开堡为县至今。安塞腰鼓因安塞县的得名而得名。今天,走到全国各地移至世界各地,把打腰鼓都统称为安塞腰鼓。
  
  安塞腰鼓在长期流传过程中,形成了向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体系。它有着豪迈粗犷、刚劲激昂、似鹰展翅、如虎抖毛、I萧洒不凡、振奋人心等特点。同时,它集打击乐、吹奏乐、舞蹈、武术和民歌为--体,形成了队形多变、有收有放、有张有驰、群而不乱、变化多端的特色。
  
  随若时代的发展,安塞腰鼓特有的艺术形式将发挥得更加充分,多維艺术体系将体现得更加醇美,独有的艺术与时代精神将结合的更力完善。安塞腰鼓将以其独特而精湛的艺术形式,打遍全国走向世界。
腰鼓  

  二、腰鼓与秧歌特点共性

  
  秧歌与腰鼓,既统一又独立,有其特点也有其共性。
  
  1.广泛的群众性
  
  腰鼓和秧歌活动,以抒发普通民众热烈欢快的情绪和营造节日气氛为目的。活动形式和内容被喜庆和激越的气氛所统领,不仅表演者非常熟悉,而且观众也了如指掌。如果在表演过程中丢班漏眼,会被观众当场取笑,表演者不仅难堪,也由此败坏名声。表演者和观众都十分重视和讲究它的活动形式和内容,天长日久,自成一体。
  
  2.节日表演的固定性
  
  过去,腰鼓和秧歌活动集中在春节前后,以春节为分水岭,分年前的准备和年后的演出两个阶段。准备阶段以添加活动内容和服装道具为主。春节的民间艺术活动,是为喜庆当年丰收并祈盼来年有个好兆头。民间有"开春锣鼓鸣,一年四季驻太平。之说,因而,表演时间相对固定。
  
  3、较强的地域性
  
  不同地域有不同的艺术特色。就陕北而言,延安和榆林虽田比邻,但艺术风格差异很大。安塞腰鼓艺术也有不同的艺术风格。因此、以地域区划的地方特色更为突出。艺术形式具有区域代表性。
  
  4.自娱娱人性
  
  秧歌和腰鼓活动过程中,表演者的表演既是自娱过程,也是娱乐人过程,自娱是表演者在艺术演艺过程中,首先在娱乐中自我感受体验快乐。娱人是表演者在演艺过程中给人带来快乐享受、使人陶醉其中,不由自主地参与到表演的行列、进行自我才艺展示和快乐情绪宣泄。陕北大秧歌就是如此。
  
  5.较强的灵活性
  
  腰鼓和秧歌尽管过去以春节前后为主要活动时限,有相对的固定性,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具灵活性。尤其是各种庆祝庆典、电影电视、广告拍摄和各地旅游景点长年设立的表演等、都具有不确定性和灵活性。
  
  以上就是腰鼓与秧歌两个相辅相成、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的民间艺术之间的关系。虽不同种类,但都代表了民族的文化的沉淀。更多鼓文化相关知识,可了解本站其他文章,敬请查阅。

相关推荐

扫一扫,关注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