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 - 新闻中心

浮山后大鼓豪情舞响美丽岛城

[ 发布日期:2018-07-18 17:18:32 点击:3235 来源:偃师市缑氏镇金杯鼓厂 【打印此文】 【关闭窗口】]
  “咚咚咚!咚咚咚!”激昂的浮山后大鼓敲,划破片刻平静,浮山后大鼓能从众多锣鼓中脱颖而出,靠的就是这实力。据说,家住市北区贮水山的位老人十多年前听了场大鼓的演出,如今逢年过节的在家听外面的鼓点,就知道“浮山后大鼓来了”,准确无误。

 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,鼓谱在陕西调的基础上经过改进,形成了现在的“高山流水谱”,具有威风锣鼓的雄伟与磅礴气势,又有山西腰鼓的清脆流畅,兼容发挥多种乐器的点,给人种欢庆、喜悦的享受。听着,欢心鼓舞;观着,精神抖擞。

大鼓

  “我们跟其他鼓谱不同的是,开始起鼓,就是急的,越急越好听,点是快、响、猛、脆。” 四代传人王修革介绍说。鼓谱共分三段, 段急促刚劲,正如“飞流直下三千尺”; 二段节奏稍慢,但力道不减,沉稳凝重,配合快节奏的小鼓,正如瀑布形成的溪流,潺潺之余不停地撞击着岩石,“飞落数来崖,碎玉叹飞花”; 三段又转缓为急,夹杂很多刹鼓的节奏,干脆有力,表示流水再次飞泻,又成小瀑布, 后彷如落入大潭,戛然而止。 然而,当切重归静谧,这场雄伟之声却仍“余音绕梁,不于耳”。
  “ 早的大鼓是用檀木做的,直径2米,蒙黄牛牛皮,声音别通透、洪亮,低音也丝毫不沉闷,反而很震耳朵,隔得越远越好听。”王修革掩饰不住脸自豪,“出去比赛,评委听,就说跟别的鼓点不样。”“还有重要的点,打鼓,定要打出气势。”王修革演示着比划,动作要抡到位,鼓点才有力,要达到人、鼓合的状态,心跟鼓走,身随鼓动,打到酣畅淋漓处,自己都能跟着鼓点跳起来,脚不沾地。要练得这种武艺,王修革不知道吃了多少苦。“15岁就跟着父亲学打鼓, 年根本不让摸鼓,只拿着七、八斤的长棍子上下举,练臂力。练了年多,才让打鼓。”打鼓的鼓槌是用槐木做的,每根有2斤重,农闲的时候天天练,这才练得好臂力。
  “把鼓敲得更好,走上更大的舞台是我们的愿望。”他说得坚定有力,就像那宏宏鼓音。大鼓敲出了名声,代表浮山新区街道参加了青岛萝卜元宵糖球会开幕式的演出,还应邀参加了青岛啤酒节开幕式等各种演出,多次获得市、区的表彰和奖励,引起了各大媒体的关注点赞,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热烈欢迎。2007年被列为市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  “士人云,鼓鸣则兵兴”。在和平与发展年代,在富有温度和厚度的青岛市主城核心区,鼓响街旺,鼓响民富,鼓响大家乐,“余音绕梁”魅力市北!

相关推荐

扫一扫,关注我们